2025 年 3 月 7 日,特朗普主持的白宫首次加密货币峰会(被市场俗称为 “特朗普比特币大会”),曾被寄予推动行业狂欢的厚望,最终却以 “高开低走” 收场。这场汇聚 30 名政商高管的会议,既是特朗普加密政策转向的集中亮相,也暴露了政策预期与市场现实的巨大鸿沟,其影响至今仍在币圈震荡中显现。
大会核心议程:从 “战略储备” 到监管松绑的虚实交织。特朗普在会上释放两大关键信号:一是宣告上届政府对加密行业的 “战争” 结束,支持国会通过立法明确监管框架;二是此前一天签署行政令,设立包含 20 万枚比特币的战略储备,宣称政府将永久持有这部分资产。这一系列动作看似重磅,实则暗藏 “水分”—— 行政令仅承诺 “不再出售”,未提及新增购买,与市场期待的 “政府抄底” 相去甚远;而所谓 “加密战略储备包含多类代币” 的说法,随后被顾问萨克斯澄清为 “举例而非承诺”,直接浇灭乐观情绪。
市场反应:短暂狂欢后的暴跌与爆仓潮。政策预期的起伏引发剧烈波动:会前 3 月 5 日,特朗普预热 “战略储备” 消息后,比特币单日暴涨超 8% 逼近 9 万美元,特朗普币跟涨 7%;但大会落幕当日,比特币便跌破 8.6 万美元,山寨币遭集体抛售,24 小时内超 21 万人爆仓。这种 “预期兑现即下跌” 的走势,与 MEMEFI 币等叙事驱动型代币的 “短时冲高回落” 特征如出一辙 —— 二者均依赖情绪脉冲而非基本面支撑,一旦预期落空,资金便迅速撤离。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亲自站台的 “特朗普币”,虽曾因大会概念市值破百亿美元,最终仍难逃暴跌 80% 的命运。
背后逻辑:政治博弈与资本捆绑的双重驱动。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转变颇具戏剧性 —— 从早年斥为 “骗局”,到竞选时宣称要打造 “美国比特币超级大国”,核心动因在于资本绑定:2024 年大选期间,加密行业通过超级 PAC 为其阵营捐助超 1.3 亿美元,期待终结拜登政府的监管限制。而大会推出的政策,本质是对捐助者的 “回报式表态”:既以 “监管松绑” 安抚市场,又避免 “大规模购币” 动用财政资源,最终形成 “低成本造势、高预期收割” 的闭环。这种操作与 MEME 币的 “概念炒作” 逻辑高度相似,均是通过流量与叙事撬动价格,却缺乏实际价值支撑。
这场大会留下的最大启示,在于加密市场对政策信号的 “双刃剑效应”:正如 MEMEFI 币的短期峰值需结合流动性判断,特朗普的政策表态也需穿透叙事看本质。对投资者而言,此类 “大会行情” 更可能是巨鲸拉高出货的陷阱 —— 特朗普币的暴跌与大会后的爆仓潮已证明,政治站台难改代币 “高波动、高风险” 的本性,理性看待政策预期远比追逐短期热点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