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 u 币一天挣几千块” 的宣传,如同贴满诱饵的陷阱,吸引着想赚快钱的人入局。但现实是,这种所谓的 “高收益生意” 不仅不受法律保护,更早已沦为违法犯罪的温床 —— 贩卖 u 币(泰达币 USDT)在我国属非法金融活动,看似轻松的收益背后,藏着牢狱之灾与财产尽失的双重风险。
贩卖 u 币的 “收益” 本质是违法所得,已触碰刑事法律红线。2024 年施行的 “两高” 司法解释明确将 “虚拟资产交易” 列为洗钱方式,而 u 币因匿名性强,成为电诈、网赌团伙转移赃款的首选工具。湖北长阳警方 2023 年破获的案件中,付某通过贩卖 u 币帮境外团伙洗钱 3 亿元,每交易 1 万元抽成 150 元,看似 “日挣几千”,最终却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刑拘,非法获利 50 余万元全部追缴。更有上海肖某仅因加价 5 分钱倒卖 u 币获利 6000 余元,就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3 个月,印证了 “赚快钱” 与 “蹲大牢” 的直接关联。
即便侥幸未涉赃款,贩卖 u 币也难逃诈骗陷阱。不法分子常利用 “日挣几千” 的噱头设局:要么伪装成 “高价收 u” 的买家,线下交易时用绑定自己账户的链接假意转定金,待卖家放松警惕后盗走全部 u 币;要么以 “带赚差价” 为名,诱导受害者下载虚假平台,前期让其赚小额收益,待加大投入后卷款跑路,黄女士就因轻信 “粉丝” 介绍,花 4.4 万元现金换 u 币却血本无归。这些骗局精准利用了 “想赚快钱” 的心理,让贩卖者从 “卖家” 沦为 “受害者”。
更值得警惕的是,贩卖 u 币的民事权益毫无保障。枞阳县法院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交易因违背公序良俗属无效行为,一旦发生纠纷,即便被骗也只能自认损失。不少人在私下交易中遭遇 “收币不付钱”“收钱不转 u”,却因交易非法无法通过法律维权;还有人因账户接收赃款被冻结,不仅收益泡汤,还得配合警方调查,影响征信与日常金融活动。
“贩卖 u 币一天挣几千块” 的神话,早已被无数案例戳破。这种行为要么是参与洗钱的犯罪行径,要么是沦为诈骗对象的悲惨结局。我国对虚拟货币相关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任何想靠贩卖 u 币牟利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法律与财产的双重代价。远离虚拟货币交易,才是守护自身安全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