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do 币创始人是谁?光环包装下的虚拟货币风险揭秘

“Ondo 币创始人是谁” 成为币圈近期的疑问热点,伴随 Ondo Finance 推出关联代币,部分炒作方将创始人团队的 “金融背景” 包装成项目 “价值背书”,甚至编造 “华尔街精英操盘” 的虚假人设吸引投资者。但结合公开信息、项目本质与监管框架可见,Ondo 币创始人团队的所谓 “光环” 实为投机工具,其主导的代币发行与交易仍属我国明令禁止的非法金融活动,背后暗藏与 TON “百倍潜力” 叙事同源的收割风险。

Ondo 币关联项目 Ondo Finance 的核心创始人团队确有金融从业背景,但这一背景无法改变代币的虚拟货币本质。公开资料显示,Ondo Finance 由前高盛分析师 Nathan Allman、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Sean Bennett 等人于 2022 年创立,团队成员多有传统金融机构任职经历,项目初期以 “链上固定收益产品” 为定位。但需明确的是,2023 年该团队推出的 Ondo 币(OND),本质是用于项目治理的虚拟代币,既无实体资产锚定,也未获得任何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其 “金融背景创始人” 的标签,与 TRUMP 币借 “名人效应” 炒作的逻辑完全一致 —— 均是通过人设包装掩盖投机本质,而非赋予代币实际价值。

更值得警惕的是,Ondo 币创始人团队的 “合规宣传” 实为误导,项目运作模式涉嫌规避监管。团队曾宣称 Ondo 币 “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符合美国 SEC 监管要求”,但实际发行过程中,大量散户通过境外平台绕过资质审核参与交易,且代币上线后价格波动剧烈:2024 年上线首日从 1.2 美元暴涨至 3.8 美元,随后因无实质收益支撑暴跌至 0.7 美元,单日振幅达 81%,与 TON 代币 “技术光环下的价格炒作” 特征高度吻合。这种 “合规噱头 + 价格收割” 的套路,与 HUMA 币 “伪稳定币” 包装如出一辙,创始人的金融背景反而成为诱导散户信任的工具。

国内用户关注 Ondo 币创始人并参与交易,本质是踏入非法投机的多重雷区。我国早已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无论创始人背景如何,Ondo 币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从市场风险看,其价格完全由资金炒作主导,创始人团队虽持有超 30% 的代币,但未承诺锁仓,存在 “高位套现” 风险,与 TON “通缩叙事下的通胀压力” 形成类似隐患;从平台风险看,国内用户需通过无资质境外平台交易,2025 年某平台因 “合规问题” 冻结 Ondo 币提现,导致投资者损失超千万元,复刻了 Bybit 被盗的风险场景;从法律风险看,参与推广或资金划转可能触犯帮信罪,最高法已明确,即便项目有 “金融背景创始人”,虚拟货币交易仍可能成为洗钱渠道。

综上,Ondo 币创始人的金融背景无法改变其虚拟货币属性,所谓 “光环背书” 实为炒作话术。从价格操纵的市场现实,到合规宣传的误导性,再到明确的非法属性,都在印证:此类项目与 TON、TRUMP 币一样,均是脱离实体的投机载体。正如监管部门反复强调的,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认清创始人包装下的风险本质并坚决远离,才是守护自身权益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