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全球不同地区稳定币监管态度差异性?

1、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稳定币“军备竞赛”其实已经正式开始了。

AI是提高生产力的技术,Crypto是变革生产关系的技术,变革生产关系的技术影响更深远。

尤其是,随着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对抗的加剧,Crypto的作用进一步被放大了,被当作了对抗的工具。

Crypto背后代表的是铸币权,美元借助美元稳定币渗透到更多的国家地区,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其他法币,比如人民币,也需要借助Crypto来实现离岸稳定币的全球化。

2、在这场军备竞赛中,不同国家的站位不一样:美国的监管政策有示范效应,香港更多是如何应对。

拜登政府排斥加密货币,当时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也被影响采取类似的政策;但是川普上台后,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加速推动加密货币的相关法案。

在这种背景下,其实很多国家的政策是来不及快速调整的,所以只能被迫应对。但是在这种应对中,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香港对稳定币的监管反而比美国严格。

所以总的来说,美国是主动布局,而其他国家更多是被动应对。

但是大势不可逆,稳定币的采用正在加速,美元稳定币开始渗透到各个国家地区。

美元算是全球最坚挺的法币,但是美元太难获取了,而作为数字美元的美元稳定币则非常容易获得。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全球流动,只要有网络,就能获得到,因此是在自发增长。

3、从微观层面看,支付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军备竞赛也已经开始了。

传统支付机构们有业务场景、有商家网络,而稳定币支付能切实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时效,两者可以说是天然契合,那么传统支付机构们怎么会不心动呢?

稳定币就是跨境支付的大杀器!

既然稳定币支付迟早会变革传统支付体系,那就尽快加入进来,不说先发优势,至少不能被竞争对手们占先。

这就是你不做,竞争对手可能就会先做,最后陷入被动,那么大家不得不进行稳定币支付的“战备竞赛”。

由此,稳定币支付赛道被传统支付机构们卷起来了,并在实际推动与落地。